学校简介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校。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十三所重点工科大学之一。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5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中国石化参与共建,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概况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10月,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奉贤校区·后大门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650余亩,各类建筑总面积81.6万余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250余年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18,000余种,具有CA、EI等48种大型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是全国化工院校情报协作网组长单位,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学校还设有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理工优秀生部、人文科学研究院。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了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58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工),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理、工、农、医、法);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和18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按二级学科计)、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58万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6360人(其中博士生1215人),全日制本科生17739人。教职员工3621人,其中两院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1名。有正副高级职务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其中5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9人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累计32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共1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6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完成教育部重点规划教材13部,8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52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工科化学为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在国际国内数模竞赛中屡创佳绩,多次名列上海市或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先后两次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使我校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我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2000年、2005年上海市高校英语演讲比赛上,我校选手囊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项冠军,2007全国亚军,在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及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竞赛中我校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1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有130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来,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1年超过1亿,2004年超过2亿,2007年达到3.06亿。“十五”期间国家863高技术经费名列全国高校第9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42项,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00多项,获得国内外专利700多项。取得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大型聚酯装置成套技术、大型石化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技术、水氯镁石先进脱水工程技术、含氟芳香精细化学品及氟化试剂的先进制备技术、有机荧光功能材料、新型自控发酵罐、承压设备及系统安全技术、石油焦化污水封闭分离成套技术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了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汽车轻量化”、“抗生素”等三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己与美、德、日、法、英、加、韩和澳大利亚等国的7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上海市和全国优秀学生、先进集体和文明寝室;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六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历史沿革奉贤实验楼 1952年10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学校设在上海市江湾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张江树教授出任院长。1953年03月:学校开始新建梅陇校区,占地610.2亩(约407万平方米)。1953年09月: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我校。1954年07月:学校迁址梅陇,当年投入使用各类建筑约3.85万平方米。1954年09月: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并入我校。1956年07月:学校创办夜大学,设无机物工学和化学制药两个专业。1956年11月:学校获准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同月,学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1958年09月: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学校首次招收工农预科。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高等教育部。1965年0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三线建设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4所重要大学分校,我校在四川自贡建设西南分院(现四川理工学院),简称“652”工程。196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1972年04月: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08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学校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同时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1973年01月: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催化专业和上海财经学院部分教师调入我校。1977年12月:国家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学校重又开始招本科生和研究生。1978年11月: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步伐,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委批准,学校与上海市化工局、卢湾区政府合办上海化工学院分院。1979年07月:经国务院批准,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办四川化工学院(现四川理工学院)。1980年0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华东化工学院原名。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设化学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首次建立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05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人才辈出。1990年02月:学校开设第二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1993年0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0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6年06月: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纳入我校建制,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12月正式并入成为学校的金山校区。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华东理工大学。2000年06月:学校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6月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0年10月:学校承办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校女子乒乓球队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参赛,囊括女子单打等4枚金牌。2000年11月:学校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联办首届IMBA班。2002年03月:教育部批准学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2003年03月:学校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2004年04月:学校开始建设奉贤新校区,占地1544亩(约103万平方米),计划兴建各类建筑64万平方米。2004年09月:学校首次招收国防生。2005年12月: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建立。2006年02月:学校首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2006年11月: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2007年07月:学校奉贤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08年10月:学校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9年09月:学校招收首届EMBA。2009年10月:学校成立我国首个工程教育学系。2011年12月:田禾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校长钱旭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领导【历任书记】余仁(任期:1952.10-1960.2,1981.2-1985.9)田辛(任期:1960.3-1966.12)潘文铮(任期:1972.12-1981.3)蒋凌棫(任期:1986.4-1994.2)徐凤云(任期:1994.2-2004.6)沈伟国(任期:2004.7--2011.11)【历任校长】张江树(任期:1952.12-1966.10,1978.8-1981.2)朱正华(任期:1981.2-1982.10代,1982.11-1985.9)陈敏恒(任期:1985.9-1994.2)王行愚(任期:1994.2-2004.6)钱旭红(任期:2004.7-至今)现任领导现任党委书记杨贤金:博士、博导、教授。1962年12月出生,曾任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2011.11~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现任校长校长钱旭红 钱旭红,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博士、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科技精英、洪堡基金大使科学家。男,1962年生于江苏宝应。1978.9进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系,1982.7,获学士学位,1982.9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研究生,1985.4获硕士学位,1988.7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8-1990.8美国德克萨斯州拉玛尔大学副研究员;1990.9-1991.12德国巴伐利亚州维尔兹堡大学洪堡基金(AvH)博士后;1999.10—1999.12日本姬路工业大学客座教授。1988-1992.4华东理工大学讲师;1992.8-1994.7副教授;1994.8-至今,教授;1995.12博士生导师;1986-1987;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1992.8-1995.4先后任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科主任、药物化工研究所所长;1995.5-7,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员;1995.9-1996.2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1996.3-2000.10任副校长;2000.9-2004.6,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1-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2003.3-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主任(兼)。2004.7-,华东理工大学校长。2007.4-,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2007.3-,亚洲及太平洋化工联盟主席。学校排名1.教育部第三轮学科排名情况:代码学科名称排名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20807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9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17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19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231305设计学24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282.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20133444.53理工211工程大学20123541.21理工211工程大学20113540.79理工211工程大学20103437.85理工211工程大学3.武书连2012中国19所一流大学:第19名(毕业生质量第23名、教师学术水平第18名、教师绩效第24名)4.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3565.76理工15.928.9822.120123513.21理工13.478.8721.2620113612.54理工12.519.0727.0920103612.15理工12.79.3323.35.2009英国泰晤士报亚洲大学前200名→中国大学排名名单140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China17.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力量人才培养奉贤校区·外语楼 华东理工大学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47万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450人(其中博士生1416人),全日制本科生16355人。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5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国家级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1个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是“上海市心理健华理校园(3张)康教育与咨询区域示范中心”。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996年以来连续八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半个多世纪来,华东理工大学共为国家培养了17余万名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1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院系专业华东理工大学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院系。化工、生工全国第一。学科建设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64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硕士(JM)、社会工作硕士(MSW)和18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A类、6个B类)。12个国家特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First-LevelDisciplinesforDoctorlDegreeGranting0202应用经济学Applied,Economics0303社会学Sociology0701,数学Mathematics0703,化学Chemistry0802机械工程Mechanical,Engineering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Power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Thermophysics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hemical,Engineering,and,Technology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TheLightIndustryTechnologyandEngineering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1007药学Pharmaceutical,Science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First-LevelDisciplinesforMaster’sDegreeGranting0101,哲学Philosophy0202,应用经济学Applied,Economics0301,法学Science,of,Law0303,社会学Sociology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Marxism,Theory0701,数学Mathematics0702,物理学Physics0703,化学Chemistry0802,机械工程Mechanical,Engineering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Dynamic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Thermo-physics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Chemical,Engineering,and,Technology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LightIndustryTechnologyandEngineering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0831,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ine,Engineering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Safety,Science,and,Engineering0904,植物保护Botanic,Protection1007,药学Pharmaceutical1008,中药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1202,工商管理Business,Administration1204,公共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1305,设计学Design,Science师资力量华东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550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院士胡,英(科学院院士)袁渭康,(,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工程院院士)田 禾(科学院院士)·双聘院士沈寅初,(工程院院士)杨胜利,(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工程院院士)邢定钰,(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胡培君王 平章文俊王 卫肖立华·青年“千人计划”谢贺新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张显程白志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 禾钟建江钱旭红涂善东刘洪,来施 敏钱 锋刘昌胜施剑林许建和王辅臣王健农汪华林·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韩清龙·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房鼎业黑恩成·全国优秀教师徐永祥钱旭红许三保田 禾王亚平鲁习文许建和·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钱旭红卢冠忠王辅臣李元广钱 锋刘昌胜田禾·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田 禾周其林钱旭红刘洪来涂善东钟建江刘昌胜钱 锋林嘉平李春忠龙亿涛汪华林马铁驹杨弋·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于建国庄英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田 禾钱 锋凌立成刘昌胜钟建江王辅臣林嘉平汪华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沈伟国陈敏恒胡 英戴干,策张成芳张鉴祖居德华焦扬声王行愚黄 道王 俊·上海市科技精英黄 道钱旭红蒋华良钱 锋刘昌胜汪华林·上海市领军人才钱旭红卢冠忠李春忠林嘉平刘洪来魏东芝陈 彧徐 宏许建和张金龙轩福贞程建新·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陈 彧钟新华杨 弋龙亿涛朱为宏易建军龚学庆杨化桂马铁驹解永树胡爱国朱麟勇刘劲,刚李浩江浩·上海高校讲座教授(东方学者)姜近勇·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刘昌胜汪华林张玲·上海市千人计划杨化桂陈,新韩一帆吴清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钱旭红于建国蓝闽波魏东芝钱 锋谭文松卢冠忠刘昌胜李春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张金龙程振民魏东芝王辅臣郎美东林嘉平陈 彧周兴贵王艳芹马海燕轩福贞杨 弋于广锁钟新华朱为宏邓卫平李 忠乔文明伍新燕叶邦策周炜星胡爱国唐 赟刘海峰宋兴福汪华林郭杨龙刘 琴马铁驹颜学峰杨化桂赵 玲范体军解永树钱江潮袁,媛张,玲张素平张显程朱卡克杜文莉郭 耘李洪林李永生于新海童晓峰徐,晶李,剑陈雪莉白志山王,靖林绍梁科学研究奉贤校区图书馆 华东理工大学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达6.33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6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50多项,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国家级研究基地(列举):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研究基地(列举):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源(盐湖)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宝石检测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查新工作站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化学反应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先进过程装备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研发机构(列举):中法化学与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列举):1.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工程学院分站站长:张元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站站长:刘洪来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涂善东3.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侍洪波4.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唐颂超5.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刘勇弟6.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王正东7.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庄英萍8.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龙亿涛9.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徐玉芳10.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杨发祥11.植物保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李忠校区介绍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邮政编码:200237。徐汇校区目前为学校的主校区,占地868.74亩,各类建筑面积近41.3524万平方米,其中教室5.6614万平方米、实验室11.851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21幢11.7131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5000人。【奉贤校区】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999号,邮政编码:201424。奉贤校区占地1544.3亩,2007年9月正式启用,已进驻一二年级本科学生。现完成一期工程19万平方米,拟建各类建筑60余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学生2万人。【金山科技园区】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学府路1000号,邮政编码:201512。金山科技园区占地239.2亩,各类建筑面积9.9890万平方米,现发展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金山科技园。华东理工大学原金山校区介绍金山校区·学生宿舍 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原名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金山分院,上海石化总厂职工业余大学。1996年按国家教委,中国石化总公司协议并入华东理工大学,整体成立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后改建制为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坐落在上海市金山区,是华东理工大学在第十个五年规划期间发展的重点。校区占地230亩,现有各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亿元,教学设施完备。有专职教师18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60余名。校区环境优美,历年来被上海市授予“花园单位”称号。学生住宿条件良好,公寓化管理,每位学生均配备有组合型书桌与储物箱,每间宿舍都安装了电话。校区的计算机校园网与电信FTTB宽带高速网相连,信息畅通,学生可十分方便地漫游网络世界。校区图书馆具备多种信息服务功能。校区目前设有石油化工学院、软件与信息管理学院、基础科学部,有化工、机械、自动化、会计学和计算机等五个系、一个工业技术研究所、一个分析测试中心。有重点本科、高职、研究生课程班、工程硕士教育和多专业的成人、非成人学历教育等。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经专家评审,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校区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挪威等国高校建立有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校区现状: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现已改建成为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知名校友国家领导人(1):成思危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省部级领导(17):方毓棠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华建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顾传训上海市原副市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高云龙青海省副省长刘志峰建设部原副部长、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德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王基铭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原总裁、副董事长吴锡军江苏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亦新澳门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务院稽察特派夏克强上海市原副市长,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阳安江北京市原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朱道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章建华中国石化董事、高级副总裁张人为国家建材局原局长、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学兵上海市原副市长张永根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克华中国石化副总裁沈饶曾国家专利局原副局长两院院士(16):顾真安、胡英、蒋士成、舒心田、沈寅初、苏元复、王基铭、颜德岳、杨胜利、袁渭康、周俊、周其林、钱旭红、田禾、南策文、朱道本海外院士(5):陈德(挪威)胡国华(法)胡培君(爱尔兰)列文斯比尔(美)王金安(墨西哥)诺贝尔奖得主:AlanJ.Heeger(阿兰·J·黑格尔)RobertFloydCurl(罗伯特.柯尔)央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主任、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院长谢在库中石化科技开发部副主任徐惠中石化发展计划部副主任朱海兴中石化生产经营管理部副主任吕长江中石化炼油事业部副主任陈尧焕中石化炼油事业部副主任胡伟庆中石化安全环保局局长王强中石化外事局局长唐苏欣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树德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王子宗中石化抚顺石化研究院院长方向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张勇中石化工经济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煜中石化燕山石化总会计师王彩俊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副总经理马伯文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江烈民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戴叔铭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德荣中石化上海石化董事长戎光道中石化上海石化副董事长上海赛科石化总经理吴海君中石化上海石化副总经理史伟中石化上海石化副总经理李鸿根中石化上海石化副总经理张建平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杜重骏中石化广州分公司总会计师周峰中石化茂名分公司总经理王强中石化茂名分公司副总经理卞凤鸣中石化海南长城机械工程公司总经理杨龙文中石化仪征化纤副总经理张忠安中石化仪征化纤原常务副总裁叶宗善中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总经理赵日峰中石化扬子石化董事长、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秋林中石化扬子石化副总经理顾越峰中石化扬子石化副总经理夏翔鸣中石化大连石化副总经理汪家淇中石化巴陵石化副总经理邬智勇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副总经理朱建平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副总经理成雷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继柄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晓华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蔡智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海兴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副总经理陆伟群中石化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中石化镇海炼化副总经理戴宝华中石化镇海炼化副总经理孙剑利中石化镇海炼化副总经理张玉明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大港石化总经理段良伟中石油吉化集团副总经理周海峰大连西太平洋集团党委书记朱廉宝党委政府(副厅局级以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水利部社保局原局长徐佩菊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司司长戚秀琴国防科工委二司司长徐玉明北京空军技术一局副局长吴洪棠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原国家经委总调度局局长朱昕国务院国资委石化机关服务局局长潘五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贺黎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裘庆军上海市科技委员会主任寿子琪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齐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朱启高上海市旅游局局长杨劲松上海市旅游局原副局长张包镐上海市委组织部副局级巡视员陈国华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吴敏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朱匡宇上海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姜亚新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巡视员(正局级)陈兆麟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巡视员(正局级)陈明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周骏羽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孔长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项伯龙上海市黄浦区副区长吕南停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叶汝强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杲云辽宁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正厅级)史联文山东省枣庄市委书记陈伟山东省日照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杰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周迪颐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陈颖山东省经贸委原副主任孔繁礼山东省法制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善攻宁夏交通厅厅长刘学军宁夏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玉英河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黄布毅甘肃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朱维繁青海省商务厅厅长何少民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华青海格尔木市昆仑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军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徐宽宁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桂生广西科协原主席、党组书记邹德正贵州省交通厅厅长程孟仁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高清江苏省无锡市政协原主席韩军南京市副市长蒋裕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千茂湖南省株洲市委副书记廖铁生湖南省经贸委副主任陈锋湖北荆州市政协副主席陈立洲沈阳市政协副主席刘慧鸣沈阳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涵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明仁安徽省合肥市原副市长王安生安徽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副局长高宗宏广西河池市委副书记、市长何辛幸高校与科研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山红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卢冠忠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桑秀藩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二级关务监督石良平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川国原郑州工业大学校长郑州大学副校长董其伍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王志贵安徽省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袁淮海中国人民武警部队学院消防指挥系系主任李建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向阳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所长贾有良上海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朱永明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副院长程天铿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朱威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陈列胜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上海市评审委员会委员何品晶洛阳黎明化工研究院院长李志强云南省化工设计院院长杨绍兴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麦永懿沈阳化工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忠钰重庆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吴渝四川省化工研究院院长李辑超四川省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古共伟浙江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院长路永林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宋箭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党委书记周斌化工部第二设计院院长张庆庚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副院长章敦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张国才国家海洋局水处理中心主任郑根江天津市药物(医药工业)研究院总工程师邹美香西安市轻工业研究所所长陈荣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施纯仁各行业(含私企)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开发银行农材原材料信贷局局长刘家林中国银行业务部经理高迎欣中信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刘小军中国医药集团副总经理董增贺中国烟糖酒业总公司总经理谷深中国化工供销总公司总经理周德春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总裁刘新来中国化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祖华中纺对外集团公司副总裁贺凤仙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总裁,双钱集团董事长刘训峰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先德延华智能(002178)董事长兼总经理胡黎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淳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国华上海埃力生集团公司董事长俞伯伟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总经理王济明上海一汽大众副总经理陈辑上海烟草集团副总经理郜强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田锋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西上海氯碱化工股份副总经理岳群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任鲁海沈阳第一制药厂厂长郑白水大连化工集团副总经理陈文臻山东潍坊亚新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华森盛大游戏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盛大网络集团的非执行董事谭群钊香港裕昌集团董事长齐家珊中国钢铁炉科华东公司总经理杜炳建陕西煤炭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陕西星王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西安鑫海资源开发集团董事长王应虎澳门中国商会会长、南光集团董事长许开程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总裁李小松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顺福古井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古井贡酒股份公司董事长杨光远贵阳鸿宝集团实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郝鸿志安徽淮南化工集团董事长杜健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英茹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源深圳市科技工业园总公司副总经理詹其乐深圳中联广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邦威徐汇校区·机械学院大楼 深圳国有免税商品集团董事长刘钧厚深圳燃气集团公司总经理李青平深圳一可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萍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钧厚河南省第十一化工建设公司总经理陈德塘浙江省杭州市新纪元消防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深梁知名人士中国著名维权律师秦兵山东省乒乓球管理中心主任乔云萍国际劳工组织驻巴基斯坦局局长李东林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帖亚娜自由撰稿人,文艺界知名人士陈万宁香港宏仑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仑千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其东华尔街知名人士索索美国ACOpticsInc.GeneralManager林翠莲华盛顿华裔留学生知名人士王彪洛杉矶华人知名人士袁锡民美国贝尔斯登投资银行(全球第六)董事长唐伟洁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宁炬南非警民联合中心主任姒海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张志斌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研究员林勋国新加坡化学与工程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韩一帆艺术家中国音乐舞蹈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忠豪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程建新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庆斌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员,河南省正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姚国禄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曹宝麟创业先锋盛大网络副总裁朱继盛上海五分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郜韶飞上海泰坦化学有限公司总裁张庆上海梵谋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孙绍瑞上海昊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任鲁海美国中华视频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强祥校园文化华理校庆日每年的10月25日。华理校标华理校标以大学的英文首字母"U"为元素,将化工塔、管道与过程工业中的设备进行抽象表现,既体现了我校化工特色的悠久历史,也寓意我校向过程工程学科群拓展。两个抽象元素也形同两本书,共线共形,互相渗透、迭合,寓意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同时也寓意严谨学风。齿轮造型体现了我校以工科为主的特色,也衍生为太阳光芒,左西右东,寓意我校在祖国东部,日出东方。这些元素之间互连,富有动态,表现了实践与试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兼具现代标示形象与传统徽章特点,展现了新时期我校的新面貌。华理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勤奋求实”是学校的老校训,自建校以来流传至今,意在凸显工科院校的实干精神,提醒每一位华理人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励志明德”是进入新世纪后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出的新的要求,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寄托了对全校师生品质道德培养的重视,进一步强调了人文文化在学校校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华理校歌集体作词朱良镇曲华东理工大学“毛泽东像”我们在这里放飞,放飞青春的理想。我们在这里播种,播种明天的希望。我们用生命雕刻金色的时光,我们用智慧打开世界的门窗。啊,勤奋求实,名师的教诲赐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啊啊啊啊啊华东理工,知识的殿堂浇铸我们人生的辉煌。我们在这里遨游,遨游知识的海洋。我们在这里插上,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用心灵感受时代的脉搏,我们用激情谱写壮丽的篇章。啊,勤奋求实,优良的校风激励我们茁壮地成长,啊啊啊啊啊华东理工,美丽的校园永在我们心中闪耀光芒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培育英才,服务社会;学校校徽 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思路传承拓展,励志图新;产学结合,学研互动;服务全国,面向未来。培养目标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英才。学科定位理工结合,文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过程工程相关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办学特色传承拓展,励志图新,构筑过程工程学科与人才培养高地;产学结合,学研互动,全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目标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实力非常强大,是国家化学化工的研究基地之一,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之一,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之一,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专业的院校。本学科具有两大特色:其一,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工、无机化工、日用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等诸多领域。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化学工业这个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其二,工程特色显著,知识的可迁移性强。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为知识结构的两大支撑点,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化学工程主要研究化工过程及设备的开发、设计、优化和管理。化学工艺则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气、矿物、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分离加工技术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这些技术,不仅在化工领域,而且在医药、材料、食品等众多相关领域均大有用武之地。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起源于1952年建校时的化学制药工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同类专业,教学水平居国内一流,已为我国制药领域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企业家和科学家。其中“制剂工程”课程已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生物工程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系、化学和工程学技术等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地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学科,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是一门属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理科专业。喜欢生物学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大施拳脚,而且由于它广泛应用于医药、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所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学科,它以科学研究与工程放大相结合、为国家经济主战场提供服务为其特色的学科,是上海高校中在合成材料化工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建有国家宝石检测中心、中国田径协会田径场地人工合成面层检测实验室、上海市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学校在教学方面加大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很多实验课,所以学生在选择本专业的时候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哦!